中文化軟體聯盟

 取回密碼
 我要註冊
搜尋
樓主: 匿名

[討論] 傳統中文 / 繁體中文 / Chinese traditional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03-10-6 14: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看到這裡,不知道該再怎麼說比較好。倒不是我耍賴,而是這種論證方式,將會沒有交集。
■1.語言/文字,兩回事。
不同類型的事務,不能含混在一起談論。這應該是很基本的論點。
1.1.一種文字可以構成很多語言,比如英、法、德等語言,他們都使用拉丁字母。
1.2.也有一種文字只用在一種語言,比如泰文的字母之於泰語。
1.3.也有一種語言用兩種文字的,比如 Uzebeck (Latin), Uzebeck (Cyrillic) 。拉丁字母和西里爾字母。
1.4.更奇特的,甚至有拉丁字母用在非印歐語系的語言,比如馬來文的拼法,在殖民的背景下,直接使用拉丁字母拼音拼出。
「漢字」是文字,不是語言。如果把「漢字」硬栽上語言名稱,除了「嚴重錯誤」,不會有其他評論。
■2.對「漢字」的認知,完全錯誤
「漢字」所使用的地區,通常是指中日韓地區所用的一群字元的集合,每個語言都使用了一部 (日韓) 或大部 (中),絕對不是只有臺灣在使用而已。至於目前大陸用的簡體字是不是漢字?漢字還要扯上「有些字可能是屬於漢朝以後所使用的簡體字,但有些字不是吧」,拜託,談論也要有點程度好不好?誰跟你說有這種定義的?
■3.還是「傳統中文」吧
我實在不願這麼說。在 MX 提到「傳統中文」的時候,至少還有一點交集,也算討論一點東西。「傳統中文」雖然在翻譯上不合適,但總還不算錯誤。如果喜歡「傳統中文」,那就繼續你的「傳統中文」吧。翻譯也可以三天兩頭改換,不會吧。
換個名稱討論「中文 (漢字)」時,我們得耐著性字,發揮極大的理性,才能勉強去談這種「超乎常識」的東西。漢字包括那些範圍,並不是我或 MX 所能認定,而是一個集體共識。這幾乎是常識等級的東西。我們怎麼能跟人家說,我的中文是漢字,你的中文就不是漢字?你的日文文章裡面,出現的就只能是日文,不能算是漢字?不是當瘋子,就是被人追打。
再度提醒:談論事務時,必然遵守要「論理法則」:
1.不同種類,不能含混比較。
2.不能以部分,當做全部 (白馬非馬的論證陷井)。
超越這些,所有的結論都會無效。
如果 MX 還是弄不清以上「論理法則」,再討論下去,就沒有意義了。
匿名  發表於 2003-10-6 15:34:11
這封是針對第一封原始發言而回
我看得比較淡,Traditional 和 Simplified 要怎麼翻,那都是那個翻譯師他認為哪個好、哪個順聽而決定。我覺得會想到這個問題的,大都是有最終統一權的人;好比說某個公司發外包翻譯,您只負責 30%,其他部份由另外兩個翻譯師做,那最後翻譯好的東西交回公司的時候,QA 就要傷腦筋去統一啦。當然,如果您是扮演自由翻譯師的腳色,不必看翻譯公司臉色的話,那就令當別論;如果不是,您只要翻成您認為正確的就可以了。
就好像你把一份程式碼給十種不一樣的 compiler 翻,結果出來的機械碼都不一樣的原理都一樣,這沒有規則和基準的,您喜歡就好。但是文字集卻有,只要有翻譯師亂翻,把簡体的字放到繁體的文件裡,就不能夠過我這關,我重視的只有該文件是否符合規格、改行格式等等。今天大家可能會花很長一段時間想,用哪個 UI 或哪個表現方式好,翻好的東西一到了翻譯公司 QA 手上,她們兩三下就統一好了,用的還是業界規格:試想,若每個翻譯師都把大家都把 A 翻成 B 的東西偏偏要翻成 C,那些 QA 哪來得及考慮那麼多,最後還是遵守業界規格的過關順利囉。
如果您是要走職業翻譯師這條路,建議您哪一個 UI/表達方式被用的多您就用哪個,這麼一來別人改您的翻譯的時候工作順利,您的事業生涯自然也就順利了。但是您若是做自由翻譯的話,您愛怎麼翻,就怎麼翻吧,不要妨礙到他人就好,偶爾這種特例的翻譯還是可以做參考的,長遠看來這種風格的作者對地方化產業的貢獻還是有的。
不要忘記,翻好的軟體是要給使用者使用的,做了太多爲了不同而不同的翻譯,導致一個翻好的軟體看不懂、不如去使用原文軟體,辛辛苦苦爲了字義下的功夫都白費,值得嗎?偶爾站在使用者立場去做翻譯吧,您認為如何?
發表於 2003-10-8 20: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文章最後由kiiali在 2003/10/08 20:18 編輯]

baiz 的說法,深感佩服。對啊,「順利過關」就好了。
之前跟 ic 有提到類似問題。當接別人交付的 case 的時候,當然以能適用的慣行為主。於是 help 這種重大更動的還是變回「說明」,但小 UI 可就會考慮,比如 add new 在繁體中文要不要區隔為「加入」「新增」,或如微軟統一為「新增」。從眾可能覺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對某些人來說) ,但總不至於想跟新臺幣過不去。
至於自己純為興趣做的,使用者的反應和自己考慮,則是天平的兩端。那並不是絕對的答案。有沒有考慮使用者的反應?必然有的。
之前在碰 Macromedia 的翻譯廣告文件,又剛好是視訊類型時,交出的 QA  對象為香港人,她說這裡的用語很好,frames per second 不會去用「每秒多少格」這種翻譯。如果 QA 是在臺灣做,恐怕有完全不同的評價。
>如果您是要走職業翻譯師這條路....事業生涯自然也就順利了
baiz 這段,實在讓我心有戚戚啊。
祇是這篇回應,倒純為 baiz 而回,而偏離原有題目了。
匿名  發表於 2003-10-14 22:24:53
[這篇文章最後由MX在 2003/10/14 22:48 編輯]
下面引用由kiiali2003/10/05 12:19 發表的內容:
>請問一下,這是「漢字」裡的簡體字嗎?
是的。其他的,不需要再回應。
請問一下,「漢朝」有用這樣的簡體字嗎?
戏 = ???
传 = ???
韩 = ???
乐 = ???
毕 = ???
漢朝的人,會看得懂嗎?以漢朝時所使用的文字為基礎者,才可稱為漢字!
汉 = 漢
請問一下,漢朝的人用的漢是這個「汉」嗎?
連日本人引用的漢字,他們的「漢」還是這個「漢」,因為他們引用的就叫做「漢字」。
漢字文献情報処理研究会ホームページ
http://www.jaet.gr.jp/ 這是日文的漢字,而且是日文的編碼。
所以,在台灣香港受教育的人,從現在到漢朝的字都可以看得懂,日本的漢字也可以看得懂,但在漢朝以前的字(篆、金文、甲骨文)和現在大陸用的字卻未必看得懂,因為我們學的文字叫做「漢字」。
所以,是你搞不清什麼叫做漢字,並不是我搞錯了!
發表於 2003-10-17 21: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文章最後由kiiali在 2003/10/20 15:34 編輯]

>漢朝的人,會看得懂嗎?以漢朝時所使用的文字為基礎者,才可稱為漢字!
麻煩提出這句話的「引用出處」,包括書、章、編、頁,去圖書館查就是。真的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這種定義。實在不知道那一個漢學家、中文系或國文系教授,對漢字竟能如此定義。
否則,我們就不須要再爭論「漢字到底跟漢朝有沒有關係」的這種定義了吧。
發表於 2003-10-20 15:3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文章最後由kiiali在 2003/10/21 11:42 編輯]

我不能說完全無關。但把漢字硬生生跟漢朝綁在一起,「漢朝的人看得懂才叫漢字」,再用這樣來推論,來目前大陸使用的簡體字不是漢字。這樣綁在一起的聯結,上下兩千年,也實在太離譜。
如果按照這樣的推論,在近代纔出現的化學元素:鹼金族「鋰鈉鉀銣銫?」鹼土族「鈹鎂鈣鍶鋇鐳」會有一大半不是漢字;甚至關於的「於」字也不能算是漢字,因為「於」這個字在漢朝沒有人使用,不信可去翻《古文觀止》、《史記》等書。然後在 big5 範圍 13053 字裡面,祇有剩下兩三千字「漢朝的人在使用」,所以這些纔算是漢字。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可以有完整清單。這什麼鳥理論。
如果還可以硬扯「以漢朝時所使用的文字為基礎者」,那麼要怎麼樣才算是「漢字」?要以年代來區分(清朝以前是漢字,清朝以後出現的就不是漢字)、還是以字的形態來區分(繁體是漢字,簡體就不是漢字)、還是乾脆以個人主觀來區分「反正大陸人在用的簡體字──祇要是讓我看不懂的,就不是漢字」?個人的主觀,也能拿來做為客觀事實討論的根據嗎?
然後我們要不要說「宋體字」是宋朝人纔看得懂?MS Mincho 是不是日本人從明朝偷拿過來使用的?談論問題,沒有根據下,可以這樣胡亂類推嗎?
恕我用大宅門的詞語來說,這樣討論,「你臊不臊啊。」
兩方的內容沒有具體實質關聯的,不能胡亂聯結。這是法律上的「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爭論不能超出常理範圍,這是可客觀審查,而可以讓大眾認知,非祇出於一已之言。更不能以自己的單獨或片面理解,來證明這樣的對錯。然後還要使用一已之言,推翻常識上的認知。這樣子祇是讓所有的討論,沒有意義。
你還是提出你的根據吧。
發表於 2003-11-2 12:59:41 | 顯示全部樓層
點解要譯成傳統中文?
傳統是古老,不合時, 落後的代名詞.
同樣, 譯成正統就是說別人不正統.
是不是過份作大, 故意樹敵.
譯成繁體就不會自貶成落後.
亦不會捲入政治糾紛.
最好它還是微軟翻譯的, 鬼佬作品, 不須批評. 亦天下太平.
匿名  發表於 2003-11-5 05:04:41
我懷疑這個討論串之所以這麼長,是否民族因素過重了?
是否應該先去調查那個把簡繁稱之為 Trad. / Simp. 的人為何如此稱呼呢?畢竟,如果我們不是做翻譯的,我們不只是純粹的使用者罷了?很多字彙,大家在用的時候都不覺得其本身有任何的錯或對,只是,錯的東西用久了就變對的了…
就好像日文的 SHIFT-JIS 文字集,據我調查其英文的稱呼方式有二十種以上。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產品的商業化的過程中的不可抗力更名(例如,市場、法律因素等)、另外一個是程式設計師對文字集的認知不夠,結果產生了像是 KANJI 這類的奇怪名稱。
要不要去先去調查一下誰先發明 Traditional / Simplified Chinese 這兩個字,再來討論呢?第一篇的問題,詢問錯地方了吧?想想這跟翻譯無關,是否先把英文的稱呼給革命一下?請您自己出來作中文化作者吧,再把您的 patch 叫成「傳統中文化」,沒有一點中文化經驗,只是按了幾個電子字典的按鍵,看過幾篇文章卻自已為是的人,沒有理由在這裡搞文字大革命吧?
您不要以為這裡的人喜歡跟您理論,和您解說也不是要得到您的認同或是要臭屁自己的學問一番,是知道您的無知才耐心解釋給您聽,您不要惱羞成怒了,要惜福啊∼
發表於 2003-11-6 00:39:13 | 顯示全部樓層
>沒有一點中文化經驗,只是按了幾個電子字典的按鍵,看過幾篇
>文章卻自已為是的人
baiz 的這篇,反而可能是提到我。看了好生警惕。
我一樣會自以為是,然後可能祇是查了比較多一點的資料,也有一點喜歡跟人家辯論而已。在依照習慣和依照英文的正確性,何者為重,我自己並沒有絕對的論點。但可以看出多數作品,在考慮不誤譯,或不過度翻譯的前提下,採用英文的原義解釋。MDaemon 的 Ghost Session 就是採用這樣的翻譯精神。
作品少的時候,會想讓使用者順利或順眼。作品多的時候,那就是一種壓力,想要求是「一系列作品」而非單一作品。驅動人是自己而不再是別人的鼓勵。比如多語言版本,我們自己的考量與產品政策,會多過於一般使用者「祇想用一個語言」的考量。
在作品愈多的時候,愈會要求自己對各種詞彙的統一。這是我會投入詞彙整理的原因。我相信 baiz 或是之前曾微軟下游商工作的朋友,都知道這些。但與其依賴微軟,不如依賴自己。在這裡的詞彙挑選上,很難避免融入自己的主觀挑選。就如同某些朋友所說的,偏向大陸的翻譯法。那要不要偏向日本的翻譯方法比如: 編輯/編集 、資訊/情報 、機場/空港 之類的?
祇是我亦不曉得 kanji 在日本人的眼中,是奇怪的翻譯稱呼。至於 shift JIS 為什麼前面會有個 shift 字樣,不曉得 baiz 可以為我們解釋一下嗎?還是「根本沒有來由」的來由?
題外的題外話: 門派: 魁!男塾 是不是日本漫畫的名稱啊?
匿名  發表於 2003-11-10 14:11:57
下面引用由kiiali2003/11/06 00:39 發表的內容:
在依照習慣和依照英文的正確性,何者為重,我自己並沒有絕對的論點。
我的想法是,現在世間沒有任何機制來制定何謂 "誤譯"(as in 'wrong translation') 或 "過譯" (as in 'over translated')。因為語言本身是沒有法律的,文法和字彙也會因時代的潮流而改變。但是有獨自管理翻譯工程的組織裡面,就有用來制定這種翻譯的時候的注意事項之類的東西,統稱 styleguide。只要您參予過一些中級規模 (例如,十萬字以上) 的 project 的話,沒事先制定該怎麼翻、怎麼改的話,最後的成品有很大的可能變得一蹋糊塗。(下面是重點)我覺得這個討論串裡有這麼多意見衝突的原因是有些人沒有參予過這些需要使用 styleguide 的工程比較不能夠體會為什麼爲了決定一個 UI 需要下這麼大的精神;相反地,那些作多了地方化工程的人可能思想麻痺了,無法以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衡量常理。
反正我覺得一個翻好的字,有人用 (as in opposite of 'nobody use'),看得懂 (as in 'easy to understand'),以及有效率 (as in 'understood at a galance') 就是好的翻譯。但是現在我覺得這個翻譯不好並不代表它就被否定了,畢竟像 "為什麼當初使用了這個翻譯" 這類的解釋是會影響其他人的看法,所以並沒有什麼對或錯,最主要的問題是您是否在一個有制定該使用語言 styleguide 的組織之下擔任最終 UI 的決議權,如果沒有,您翻譯的字沒有對或錯。
下面引用由kiiali2003/11/06 00:39 發表的內容:
祇是我亦不曉得 kanji 在日本人的眼中,是奇怪的翻譯稱呼。至於 shift JIS 為什麼前面會有個 shift 字樣,不曉得 baiz 可以為我們解釋一下嗎?還是「根本沒有來由」的來由?
SHIFT-JIS 的歷史很長,它的歷史雖然長卻沒有適當的理由。它是由日本 Microsoft、NEC、IBM 和其它類似在一個電腦公會裡面的大小公司制定的。"SHIFT" 的本意說法很多,其中以 "爲了保有和其他字符集的相容性,把特定文字碼 SHIFT(日本人的意思是說給它加幾個數字下去,意思類似 DOSKEY 指令中的 shift 功能)之後來區別、保有相容性" 比較能夠被廣泛接受。其實 SHIFT-JIS 是一個到現在還在成長的文字符,因為沒有能夠制定這個文字符的法人組織(由 Microsoft 管最省事吧?)。
下面引用由kiiali2003/11/06 00:39 發表的內容:
題外的題外話: 門派: 魁!男塾 是不是日本漫畫的名稱啊?
對:)
匿名  發表於 2003-11-10 14:33:25
補充一點:
下面引用由kiiali2003/11/06 00:39 發表的內容:
祇是我亦不曉得 kanji 在日本人的眼中,是奇怪的翻譯稱呼。
以下是 SHIFT-JIS 的另外稱呼之列表:
【來自 UCONV : 以空白區隔】ibm-943_P14A-1999 { UTR22 } ibm-943 {  } Shift_JIS { IANA MIME } MS_Kanji csShiftJIS windows-31j csWindows31J x-sjis x-ms-cp932 cp932 windows-932 { WINDOWS } cp943c { JAVA } ms932 pck sjis ibm-943_VSUB_VPUA
【來自 ICONV : 以空白區隔】MS_KANJI SHIFT-JIS SHIFT_JIS SJIS CSSHIFTJIS
以上是人們使用轉碼器的另外一個結果所產生之誤解的典型。這兩個工具都是有用 Unix/Linux 的人都知道的轉碼引擎,因為是 source free 的,事實上很多商用產品有可能參考了它們的源碼。可些「另稱」或許有它們自己的由來,卻也很有可能是因為轉碼工具的作者本身調查不夠,或是用以決定名稱的根據不足而依使用者的 feedback 來決定的。久而久之,A 作者的碼在未事先查證其「另稱」的根據而傳給 B 作者的情形是可以預測的。久而久之就傳染到其他的使用者或軟體作者啦。
像 KANJI,使用 KANJI 的就一定是日文嗎?這是因人而異,但是寫轉碼器的軟體作者可能需要考慮的只是文字頁碼之間的相容性問題,所以文字符集的名稱對他們來說也自然不是一個 issue 了。
這是另外一個「它是實際上是錯的,但卻是規格,所以是對的」的利子。
匿名  發表於 2003-11-15 03:52:01
[這篇文章最後由yuxio在 2003/11/15 04:01 編輯]

- 偶然見到這個討論串,覺得相當有趣,一路爬了過來。不過中間的討論似乎開始有些離題,所以我也開始有些走馬看花。下面的發言若有對前面發言者言論的誤判,純粹為本人過失,也望各位在見諒之餘,還能對我的疏失指點一二。
- 看了頭先幾頁的討論,KA 與 MX 的交鋒相當精采,也讓我學到許多。就我個人看下來的感想,關於「傳統中文」與「繁體中文」何者為佳?我在論理上是支持 KA 的說法,但是所得到的結論卻是與 MX 的最初的主張不謀而合。(至於後面關於「漢字」定義的討論就離題太遠了)
- 首先,關於軟體(或其他媒體)的翻譯,我也認同不必要按照原文直譯,而應採取最符合翻譯地區語意或習慣的用語來翻譯,例如 RUN 在電腦相關用語中翻成「執行」,而沒有人會翻成「跑」(雖然「跑程式」也是大家可接受的口語用法……)。因此,我不覺得我們需要因為英文寫「Traditional Chinese」而得把這個詞翻作「傳統中文」。
- 那麼,要按照習慣翻成「繁體中文」?或是按官方(總統府)的用語翻成「正體中文」?關於後者,兩岸的文字對各自而言都是正體,況且「正體」一詞在文字學中有特殊使用之處,KA 已於前文說明過使用「正體中文」不妥之處,此不贅詳。而若翻成「繁體中文」,在下也覺得不甚貼切,原因後述。
- 「簡體字」是相對我們(中華民國)所使用的文字而得的稱呼,這並不代表我們所使用的文字是「繁雜的、繁體的」。就像我在間房內,突然來了個張三,其他人以我為標準來看張三,說張三是「瘦子」,但這並不代表我就是個「胖子」。的確,相對於張三,我比他重,但不見得是胖子;同樣,相對於簡體字,我們筆劃較多,但這不代表我們是「繁體文字」。
- 我知道前面這個比喻或許不太好,我想表達的是,我們所使用的文字是被拿來做比較的「標準」,如果我們的算是繁體,那區分簡体繁體的「標準」為何?當然互相作為比較的標準是很方便,但未必恰當也不見得貼切,只拿新光三越與台北101做比較時,沒有人會說前者是「平房建築」後者是「高樓建築」;高速鐵路(高鐵)是比傳統鐵路快上許多,但也沒必要稱既有的鐵路為「慢/低速鐵路」
- 再者,雖然「繁體中文」是習慣用法,但他未必如同 Big5 一樣成為中文系統的 de facto 而無法撼動其地位。如果可以,不考慮既有的龐大文件量與軟體轉換成本,相信板上有許多人希望將 Big5 的系統徹底推翻;更何況「繁體中文」這個不貼切且不算「業界標準」(只能算是約定成俗的習慣)的用詞?
- 如同 KA 將 Add 從「新增」改成「加入」、將 Help 由「說明」換為「幫助」,同樣也是挑戰既有的「習慣用語」。既然現存的「習慣用語」並不那麼貼切,我們也可以想一個更為貼切的詞來描述「我們使用的文字」,以取代不適任的「繁體中文」。
- 用什麼詞好呢?我貧乏的大腦無法想出新創而更為符合的詞(康熙字體?哈哈!)。回顧曾見過的一些用語,似乎只有「傳統中文」既反映事實,也合乎現狀,剛好又能符合國外對於自家文字的稱呼(我還是要強調一次,符不符合不是最重要的考量,不要為了反應原文而削足適履。此處只是「剛好」而已。)
- 前面 Invisible 有提到:
但假設一個外國人問您:「Traditional Chinese 與 Simplified Chinese 有何不同?」最能讓他瞭解的的答案可能是:
TC 筆劃較為繁複,多為台灣的中國人所使用;SC 筆劃少得多,多為大陸的中國人所使用。
竊以為此回答雖不致錯但也稍嫌簡略。若回答:
TC 是中國原本在用的文字,目前台灣還在用;共產黨成立新中國後簡化文字,因此有了 SC。
內容同樣簡單,但多了前因後果,外國友人能夠知道 SC 是由 TC 簡化而來,而非原本就有一繁一簡兩套不同的文字,而且與其所認知的英文(Traditional & Simplified)能夠聯想起來,應較前者回答為佳。
發表於 2004-1-6 01:41:05 | 顯示全部樓層
> [亞塞拜然]大陸一般翻譯作[阿塞拜疆]
>[寮國]大陸翻譯作[老撾],撾字讀作[窩]
這兩個沒什麼問題。應該是我沒有更正完。
>hindi按音來翻譯,翻譯作印地文.  
這就有點奇怪了。不會變成「印度文」或是「北印度文」?
發表於 2004-1-24 03:46: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下面引用由kiiali2004/01/06 01:41 發表的內容:
> 大陸一般翻譯作
>大陸翻譯作,撾字讀作
這兩個沒什麼問題。應該是我沒有更正完。
>hindi按音來翻譯,翻譯作印地文.  
...
小弟是大陸人。^_^
前兩個沒錯,
hindi應該是印地語。
大陸對外語得稱呼一般都以“語”結尾。
發表於 2004-1-24 03:5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文章最後由silianhg在 2004/04/09 22:30 編輯]

對暸,我怎么越來越覺得話題怎么慢慢地往民族、國傢,甚至意識形態上柺去嘞啊?!暈∼∼∼越來越偏題嘞∼∼∼
不過谁要是樂意討論政治問題可以髮信
silianhg(at)peoplemail.(dot).cn
小弟是研究政治的,大陸來的。^_^
發表於 2004-2-16 19:4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這倒沒什麼關係。
是不是離題,這可以很主觀或很客觀的介定。其實在這裡的慣例祇要是沒有發生嚴重的爭論,或是人身攻擊事件,一般弟都願意讓他持續下去。討論語言、討論政治型態、討論文化的傾向和用語的準備,這些難免在邊際上都有一些關係的。
祇是討論者們,能夠把主題記得拉回來,就可以了。
意見當然會有所不同,甚至演變成攻守二方。祇要能抓住題目的本質,論理也正確,對事而不是對人,那麼即使是兇悍的辯論也可以容許。不過在爭論場合要看到不對人的,好像很難哩。
有一點離題了。不曉得在繁體簡體方面,還有什麼想法和看法?
匿名  發表於 2004-2-26 21:15:13
當然有:
1、所謂『繁體』/『傳統』之爭,其根據無非是英文『Traditional』的翻譯問題,但是,中文的形態的稱謂爲何要遷就英文?從來就沒有這種反客爲主的道理。
2、冒昧問一句:各位如此堅持『傳統』,究竟用意何在?恐怕是和『正統』一般地出於政治因素考慮吧。
發表於 2004-2-26 23:5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不喜歡稱呼"傳統". 因為"傳統"並不是"正統"的代名詞.
當我們做一些無有真實用途的事情, 不能解析功效. 無可解說, 才會稱為"傳統".
我們不會把班長選舉說是"傳統", 只會把玩新生遊戲說是"傳統".
我們不會把尊敬父母說是"傳統", 但會把入廟拜神說是"傳統".
"傳統"就是我們要保留下來, 但又沒有用途的東西.
但無論從任何角度去看, 繁體中文都有保留及發展的必要. 請不要把它放到歷史博物館.
匿名  發表於 2004-2-27 10:34:54
>我不喜歡稱呼"傳統". 因為"傳統"並不是"正統"的代名詞.
何爲正統?何爲非正統?如果說使用舊的東西就是正統,那麽簡繁體中文都不能稱爲正統,只有甲骨文才能稱爲正統(或者說甲骨文還不能算正統?)
>但無論從任何角度去看, 繁體中文都有保留及發展的必要. 請不要把它放到歷史博物館.
簡體與繁體孰優孰劣,只能由後人評論,孰存孰滅,只能由歷史決定
發表於 2004-3-16 23:26:01 | 顯示全部樓層
正體=繁體文...or 傳統中文
珍體=簡體文【對岸站都如此標示....@@】
個人認為 政治面沒搞定 ....其他都是空談...
大陸的簡體文 也用那麼久了...@@ 我們亦然...
要統一此點 需要時間+政治力介入拉...^^
3q...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我要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Archiver|聯絡我們|中文化軟體聯盟 (CPATCH)  

GMT+8, 2023-9-23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 正體中文: [數碼中文坊]

快速回覆 返回頂端 返回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