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文化或者漢化, 其最終的目的終究是本地化!
當然, 中文化(漢化) 說習慣了要改成本地化是很困難的
個人觀點:
簡繁互相轉換的依然是中文化的一種, 只是中文化起來遠比由英文或其他非使用漢字的語言來的輕鬆罷了.
非應用程式的簡繁亂碼問題可以用手動或自動轉碼解決, 又或者在 unicode 上直接顯示簡體.
無論如何, 儘管閱讀或用語上有點差距, 因為都是中文, 基本上沒有完全看不懂的困擾.
但是, 在應用程式上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不同編碼的中文字在非 unicode 的應用程式尚無法正確顯示, 都是亂碼或著是不相干的文字. 這樣的應用程式根本無法使用, 全部都得用[猜]的......
所以弟認為儘管是 100% 簡繁互換, 也算是功勞一件, 至少解決了無法閱讀的困擾.
再進一步的就是校正用語部分了.
不同程度的本地化, 花費的時間當然也不同.
就我們一般人而言, 當然是由他國語言轉成中文最為困難, 最花時間.
其次是用語修正後的簡繁互換.
最後是無修正簡繁互換.
儘管是無修正的簡繁互換, 同樣也是要花費時間跟精神的.
對於一個老手而言, 可能只要幾分鐘, 這還是在沒有任何附加狀況的情形下.
碰到問題可能就要花上很多時間去解決跟研究.
對於初學者, 更可能要一路跌跌撞撞才能完成.
所以弟認為, 只要是服務性質的本地化, 都應該予以鼓勵及支持才對.
畢竟這是需要花時間的, 儘管可能只是幾分鐘.
有品質的本地化更應該多加讚揚.
最重要的是: 不要將別人花了幾天或個把個月的成果, 在幾分鐘或者一夕之間, 變成自己獨創的作品.
中文化作者大致上都是服務性質, 無非想在網路世界上留個小名罷了, 將別人的作品直接化成自己的是最差勁的.
寫了一大串, 其實重點只是: 請將前人的名字留下來, 並且要大家感謝他!!
--- 歡迎討論, 有錯請指正 |